网财经讯 9月2-4日,“新机遇·新活力——湾区财经论坛2024”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盛大举行。本次论坛由卫视、网主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办。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勇立潮头——中国企业出海大时代”环节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换挡期。在内部战略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共同驱动下,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走出去”加速全球化发展布局,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为公司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经济、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打开了新窗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稳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性开放,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塑造“出海”优势。近年来,证监会积极稳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平稳有序推进企业境外上市,积极拓展赴欧洲融资渠道,优化沪伦通和中瑞通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机制,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更好地满足企业全球合理布局需求,为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自2023年3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新规落地至今,共有187家企业完成境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备案申请,23家企业赴英国和瑞士发行GDR,合计募集资金122亿美元,中国企业出海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
二是健全促进资本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的制度机制,以科技创新提升“出海”活力。据统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成为积极引领上市公司出海浪潮的“领头羊”,上市公司出海结构已经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行业逐步拓展至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先进制造、汽车交通等更多元和附加值更高的行业。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先后出台了“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服务优质科技创新公司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目前,境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达278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量比重52%;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1305家,较上一年增加94家 。资本市场在培育创新企业、服务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引导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效果逐渐显现。
三是鼓励企业积极践行国家倡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出海”能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优等生,在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2023年,沪深北三地5356家境内上市公司中具备海外业务的公司超过3300家,海外业务收入规模达8.5万亿元,同比增长4.35%。其中,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041 家,海外收入规模合计4.98万亿元 。
此外,根据中上协统计,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耕耘者与亲历者,已有超过2100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过去十年,共设立海外办事处近3800个,开展海外项目近16万个,新增海外员工超240万人,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在上市公司参与的共建国家项目中,有7944个采用中国标准,累计建立超594个科研合作项目,在推动共建国家科技水平提升的同时,助力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